生而为人,都有痛苦和烦恼。
而痛苦和烦恼,是我们内心滋生的一种消极情绪,形成障碍物把我们的大脑神经阻塞,让大脑变得笨重、执着、充满妄想。就像家里的下水道堵了,那怎么办呢?
肯定得修呀!要把这些障碍物给清理掉!
古人讲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、“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”,其实都说人生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”修“。
比如我们经常会碰到让自己左右为难的事,拿到两个offer,选了一个就得放弃另一个;再比如要么北漂打工做赚点儿钱,要么回小县城看小孩,那就少赚点儿钱,总感觉自己要牺牲一块儿。
这其实就是选择,但凡选择都有成本,这个成本是放弃其他机会的代价。
我们从“修”这个理念来看,位置站错了,无论怎么选都会为难和烦恼。因为很多人都是站在中间选的,左手边是这个,右手边是那个。导致自己只能选左边,或者只能选右边,这就是左右为难。
如果,你能通过“修正”自己的位置,从中间的位置向上走。当我们上升一个维度或高度向下看时,左边和右边都会被踩在脚下,两个都要或者都不要,都可以;要其中一个,也可以。
左和右,其实在自然界是本就是同时出现、同时存在,同时又不存在的。只有人才会从中做选择,不做选择便就不存在。
那如何不做选择呢?我认为,人只有看清楚自己内心真正要什么,其实就不会纠结损失的是什么。
正如金惟纯老师在《人生只有一件事》中所言,当我们提升自己的生命状态,问题的本质也会随之改变。烦恼不再是烦恼,选择也不再是选择,因为我们看清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。
金惟纯老师的经历便是最好的例证。他在创办杂志时,曾陷入“假大空”的泥潭。
员工都选一些自己很高大上的选题,既取悦自己的老板,又彰显自己的才华,实则写的杂志自己都看不懂,客户怎么能看懂呢!
直到他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于“假”,才真正开始修正。
他让团队放弃不懂装懂,只写真正懂得、真正有感觉的内容。只有自己懂了,写的东西别人才能看懂、才能吸引人。大家都愿意看了,问题也就解决了。
最终,杂志从无人问津变得广受欢迎。这就是“修”的力量——把假的变成真的,把坏的变成好的,把无用的变成有用的。
烦恼也是一样,有烦恼你得修,看是哪个地方堵住了。
通过“修”,打通堵在心里的问题。堵的东西被去掉了,堵的问题就被解决了,那烦恼也就跟着被消灭了。
所以,修的本质,其实就是修掉我们内心的痛苦和烦恼,让大脑一切通畅。
而修掉这些痛苦和烦恼,并不是逃避它们,而是勇敢地面对它们,深入理解它们,然后找到解决它们的方法。
这就像清理下水道,虽然过程可能有点儿脏、有点儿累,但只有这样,才会让保障我们的生活顺畅、美好。
当然,修行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,需要我们不断反思、不断修正、不断精进。
就像金惟纯老师在创办杂志的过程中,也是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,才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但我最想说的是,当我们在面对选择时,要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待问题,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,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。
人生如修渠,痛苦与烦恼是阻塞的泥沙,而“修”是那把疏通心灵的铁锹。唯有不断修正,方能看清内心的真实需求;唯有提升维度,才能超越选择的困境。
修行的终点,不是逃避烦恼,而是让烦恼成为垫脚石,助我们登上更高的山峰,看见更广阔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