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上大部分散户对投资的理解就是分析,他觉得投资的重点就是眼光准。你看准了某件事,你就赚钱了;你看不对,你就赔钱了。工作这件事是要看人的,你2000年就看好电商,不等于你就能成为互联网的弄潮儿。因为你连开个公司的能力都没有,更别提从一众小公司里面脱颖而出。2000年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认为编程有前途了,但是不等于每个人都能胜任码农。我不需要改变自己,我不需要提高自己。哪怕我在现实中一无是处,我没有任何优点,只要我看准了,我就能够吊打一切比我优秀的。你看他重仓的很多公司,站在几十年的尺度上,也许几十倍,但是,头十年呢?有些公司,他买入之后,是跌的,跌幅还不小,动辄好几年。有些公司,他买入之后是一路上涨,涨了几倍,但是后来又掉头下跌,把此前的涨幅完全跌没。直到十几年后,你去看价格,和他十几年前买入的价格一样。那么这个漫长的过程中,巴菲特本人是无感的,因为他转向价值投资之前,他已经是一个中年人了,财务自由的中年人。明白这意思么?他自家人这辈子要花的钱,和账户无关,于是他也就不会把赚了赔了的钱,折算成现实中的物质。因为他早在价值投资之前,就已经可以拥有一切个人世俗消费的东西了。你的账户,涨了好几倍,你都梦想着全款买房了,忽然下跌了,跌没了。这十几年里,你看到周围的人早就买房了,而且他们买的房子涨了好几倍。假设你是25岁做的那笔投资,把你买房款做了价值投资,到你40岁的时候。自己15年来一毛钱没赚到,天天住在出租屋里,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,变成了垂头丧气的中年人。媳妇埋怨,孩子埋怨,埋怨你把自己的房子跌没了,这样的日子里,请问,你每天会怎么想?当然,我告诉你,如果你能坚持不割肉,等你60岁的时候,你会像巴菲特一样,赚几十倍的。过去的15年来,从25到40岁的这15年里,你每一天都是煎熬的,每一天都是备受打击的,每一天都是被身边人嘲笑的。用这么糟糕的人生体验,去换取60岁之后的利润,你自己真的觉得香么?他早就成功过了,他早就证明过自己了,他是个财务自由的中年人,他哪里是在滚雪球,他明明是在玩滑雪,他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顺便赚了点钱。这个过程中他会很自信的,尽管十几年后又跌入他昔日的买入价,他也只会买更多。你没法自信,你没有证明过自己,你在任何事情上,都没有过。你是真的屌丝,这个屌丝不只是经济上的,更是你的能力上的。但是这种坚信,本身就是对你个人能力的考验,俗称能相信早年刘备的,恰恰是早年的关张。正因为人不可能理解自己认知以外的世界,所以,人不可能相信超出自己的能力的东西。巴菲特晚年讲过一句很有趣的话,他说,那些早年相信他,且能坚持下去的人,几十年后,他做了一个统计。换言之,他们不是相信巴菲特,而是他们本就是另一个巴菲特,他们只是懒得操作,让一个像自己的人,去操作。而那些不懂投资的人,没有一个能坚持相信几十年,没有。这是非常有意思的,命运给你机会,白送给你早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,你也拿不住的。这就是这个游戏里面最难的地方,俗称出来混,最终看的就是你这个人本身。曾经有小白,问段永平,说自己什么都不懂,什么都不会,有什么年化10%的价值投资的品种,给他一个。段永平直接怼:你这么问,还不如说你有张卡,希望别人给你打钱。诸葛亮不是隆中对牛B,而是隆中对让刘关张这个团队去执行,才使得它牛B了。诸葛亮和刘表生活那么多年,隆中对早就讲千八百遍了,牛B么?管用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