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你对现在自己做的事情热爱吗?”
因为只有热爱,才能做出满意的成绩;因为只有热爱,才愿意一直做下去!
《小王子》有一句话:如果你想造一艘船,那么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、去分配工作、去发号施令。你应该做的是,教会人们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。
一个人的行动力分:内驱力和外驱力。简单理解,内驱力是自己本身想做的事,外驱力是别人要求做的一些事。
比如一些兴趣爱好,别人不给钱也愿意做;比如工作中被老板安排的各种杂事,为了老板满意,你不喜欢也得做。虽然都是做,但发自内心做一件事和毫无热情做一件事,付出的努力和带来的结果会截然不同。
如《小王子》中所说,先得教会人们渴望大海的宽广无边和高深莫测。最初的人类想要造船,一定不是因为想到船而造船,而是先有对大海的向外和探索冲动,才愿意去造船。
虽然我是写个人成长的,但一句话经常萦绕我耳边,永远不要劝别人读书。
如果对方真的想读书,他自会找到办法;如果对方不想读,你劝一百遍也没用。还不如展示一下,书中都有些什么,对你有什么影响和改变,一定是激发对方想看书的冲动和欲望。
就像培养小孩阅读,不是一上来就告诉孩子,书中自有黄金屋、书中自有颜如玉,小孩子哪懂这些呀!而是给孩子看一些能激发阅读兴趣的书,比如孩子喜欢的故事书、漫画书,再慢慢向其他类型的书扩展。
一个人只有真正享受到阅读的乐趣,才会有阅读的动力。
就像我每天写作,有时候也懒得写,但内心又马上冒出一个念头,“还是写一下比较好”。因为我体验过写作的心流感受,体验过写作的自我疗愈。写着、写着,生活中碰到的一些烦恼,就自我疏通了。
我内心一直有一个观点,就是刚开始写作不去追热点,而是先从喜欢的、热爱的、擅长的领域开始。
很多人都是因为喜欢写作,才来写作。而跑去追热点,写作就变成一种追逐短期利益的工具。当然,并不是说热点不好,其实,能抓一些热点也很好。像我们做公众号的人,最需要的是曝光量,但,不能为了写热点而写热点。
很多刚开始做公众号的人,都学着别人的样子追热点,这对自媒体人来说,是一条快速获得流量的捷径,那么,是捷径就一定有很多人想去走。想想……要同时和一帮人竞争,还要短时间内写出对热点的真知灼见,是不是很难呢?
这就像一条被栓着的狗,一米远的地方放着一大块肉,汪汪地狗吠,自己心里很热心,但吃又吃不到,有什么用呢!只会让自己心里酸溜溜的……
追热点,其实是很辛苦的,要全网大眼瞪小眼地搜集素材、整理线索,还要带着困意、倦意熬夜和时间赛跑,只为赶在别人前面抢热点。
这对于刚开始写作的人来说,就好比爬山,一开始就给自己挑了最高的珠穆玛拉峰,结果,很多人连山腰都爬不到,就放弃了。但如果,换成自己喜欢的、热爱的、擅长的赛道,是不是会更得心应手一点儿呢?
不用担心熬了通宵写的文章没有爆,不用丧气转发数据又有点儿少,因为我们本身写了自己喜欢的东西,就已经享受了写作的过程,满足了自己的表达欲,也体验了心流所在。
都说“士为知己者死、女为悦己者容”,写作的第一读者,其实是自己,只有自我疗愈先舒服了,下次才更容易写。
内在的热情,才是我们坚持写下去的动力。
而追热点,写了5篇“没爆”能接受,写了20篇都“没爆”,心态就会崩掉,即使偶然运气好点儿,爆了几篇,但高潮褪去就是漫长的等待。撕心熬夜的不甘心,焦虑自己的切入点为什么不爆……
所以,把写作先当成一种享受,而不是痛苦与折磨,也不是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,才能有轻松的写作心态,才能打开长期主义的大门,越写越幸运。
如果偶然碰上热点,在自己喜欢的东西里带一笔,也是一种缘分和随喜。
想想,我这方面还是挺幸运的,追了几篇热点就赶紧灰头灰脸的撤回来了。不过,我在这个行业也坚持了小两年了,回头再看,关注的一个个小博主,坚持不到半年就放弃。其实,就是区别于热爱与否!
所以,当看到别人写热点,不要焦虑、不要羡慕。因为,热点的背后,都是代价——永恒不变的热点题材,但背后都是流水的写手。
内在动力大于外在动力,只有你真正热爱一件事,你才更愿意主动做,才会一直持续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