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995年的一天,匹兹堡的两家银行在光天化日之下,竟然被一个大块头的中年男人抢劫。他不仅没有戴面具和做任何伪装,而且还在走出银行的时候,冲着监控摄像头微笑。
理所当然的,这名叫惠勒的男人很快就被警方逮捕。警察并给他看了,银行当天的监控录像,没想到惠勒表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,咕哝道:“我可涂了果汁。”
原来,这个男人把柠檬汁当成能隐身的秘药,涂在了自己的身上。因为柠檬汁被用作隐形墨水,用柠檬汁写下的字迹只有接触到热源,才会显出原形。所以惠勒以为,只要自己不靠近热源,他就完全是隐身的,摄像机也拍不到他。
有一个心理学名词叫邓宁-克鲁格效应,是指那些能力欠缺的人,在自己欠缺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,得出错误的结论,但由于自身认知不足,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这种错误行为,从而产生了认知偏差的现象。
阿伦斯说,就像成绩差的学生写论文,只要照搬“如何写科学论文”的惯用公式,在文献中随便找一些论点、论据,就可以完成写作,但他们一参加考试又原形毕露。其实,成绩差的学生是对自己的局限性认识不足,只有他们接触到外面大量的知识,才能看到自己所掌握的东西有多匮乏。
相反,也有一些接触过外部大量知识的人,会患心理学家所说的“冒牌货综合征”,即使他们有能力、有资格胜任一项工作,但他们依然会低头问自己:“到底我凭什么?”
前者是平时自我感觉良好,过于自信;后者是怀疑自己,低估自己的能力。所谓无知者无畏,而谦恭者敬畏。在保持自信的同时,也要保持谦卑,不妄言,才能不妄为。
以前我做了十多年电商运营,自我感觉经验还挺丰富的,再加上也有很多次打爆款的成功经验,所以心气就有点儿高,不愿意和新手、甚至感觉比自己水平低的人交流。好像只有高手才配跟自己交流,但生活中哪有那么多高手!就算有高手,你在别人眼中是不是也属于那个水平很低的人呢?
过度自信导致我产生了封闭的心态,而封闭的心态又导致我自以为是、夜郎自大。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,会有很高的自尊心作祟,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厉害,导致做不了低姿态。
我突然意识到,这其实就是丹尼尔·卡尼曼说的:我们专注于我们知道的,忽视了我们不知道的,而让我们对自己的想法过于自信。
在一个行业想要长期发展,不跟人交流那哪行呢!就连孔子都说:三人行必有我师焉!何况我们一个很普通的人。
如果我们能多从一个人身上发现亮点、取长补短,那才是最厉害的。而不是只知道自己知道,显得自己很厉害。熟不知,还有很多领域是自己所不知道和不熟悉的。
以后再和人交流的时候,我要多问问自己,我真的很厉害吗?别人真的有我想的弱吗?其实就是保持谦卑,既要学会自信,又要学会放低姿态,才能与人交往中游刃有余。